解密:“芳烃”是谁?央视为什么给她做这么大的公益广告?
吃饱?穿暖?
新中国成立之初
吃饭与穿衣,竟成为两难问题
要吃饱饭,就要多种粮食
要穿暖衣,就要多种棉花
如何解决粮棉争地的问题呢?
向石油要“布”?
新中国的石化产业才刚刚起步
当时先进的化纤生产技术和设备
被两家欧美企业紧紧攥在手里
并刻意不和红色中国合作
很多有点年纪的人
可能都记得当年的布票吧?
那时候想做身新衣服是要票的!
家里小孩多的
一身衣服通常是大的穿了小的穿
缝缝补补又三年
缺衣少穿
成为那个年代很多人的深刻记忆
如何满足百姓的第一需求?
唯有自主创新、艰苦创业!
党中央提出发挥
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体制优势
联合攻关!
高效环保芳烃科学家团队
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石化、中科院
及有关高校组成
通过国家973项目、“十条龙”
等重大科技攻关等形式持续支持
科研、设计、建设生产等单位通力合作
从1972年开始
前后奋战了40年!
在确定将这个科研团队作为【共和国脊梁】系列主题公益广告的主题以后,为了将这一时间跨度长、工程量大、科研难度高的大工程更好地展现出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广告中心国家重大工程公益传播项目团队与科技部、中国石化等单位经过充分研讨,再对多个创意进行反复比较、打磨、完善,最终确定了以不同的科研团队代表作为拍摄人物、用纪实风格来反映大历史背景下中国产业科技发展历程的创作思路。随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勘景、制定脚本、拍摄、制作阶段。
拍摄制作团队以2019年中国石化在海南建设的芳烃项目建成投产为拍摄切入点,经过调研,最终选择在北京、海南儋州、江苏仪征三地进行拍摄,将主要拍摄人物置身其中,集中反映成套芳烃先进设备安装调试、后台指挥调度、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
在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制作团队找到了三个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中国芳烃攻关第一代科学家蒋士成
参加早期芳烃技术研发
深知没有话语权的困窘和自主研发的不易
但坚信一代又一代的接力研发
必可获得重大突破
第二代研发人员孙丽丽
主持攻关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芳烃生产成套工程技术
组织攻克吸附分离内构件和控制系统
两大技术难关
使中国芳烃成套设备逐渐成形
第三代研发人员王辉国
芳烃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和顶梁柱
一位70后科学家
既继承了老一辈的宝贵经验
又融入了创新思维
首创芳烃高效转化与分离新型分子筛材料
通过创新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控制
首创芳烃联合装置能量深度集成新工艺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28%
老中青三代核心研发人员
共同形成代代传承、接力研发的群像
片子用三个主要拍摄人物
带出整个科研团队
用他们的心声
配合芳烃研发、制造、生产的画面
引出中国科研团队40年攻关芳烃技术
一代接一代的艰苦攻关
对核心技术突破与超越
砥砺前行不辱使命的决心
片子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石化系统的科技人员纷纷表示,要以院士们为榜样,自觉肩负起“为美好生活添彩”的使命,勇立潮头,锐意创新,不断开发、生产出安全、环保、健康、绿色的化纤原料和化纤产品。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员工反馈说,“大国制作带给我们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央视制作团队以专业打磨作品,运用独特的公益传播方式,借助巧妙的构思与精美的画面,串联起中国石化芳烃技术装置发展的高光时刻,让国之重器‘开口说话’,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网友留言:这则公益广告不仅是高效环保芳烃的名片,更是共和国70年接力奋斗的一个伟大缩影。
一位参与拍摄的员工留言说:“作为海南炼化的一名宣传工作者,我全程参与了公益广告的拍摄。在海南拍摄,天气十分炎热,经历了一上午爆嗮后,我提议让摄制组稍作休息,被直接拒绝,‘休息了就没法再拍了,要一鼓作气。’一连数日,皆是如此。摄制组敬业、专业、职业,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看到60s成片的那一刻,我被创意十足的短片深深感染,深刻的体会到了‘好的镜头会说话’的真正内涵。”
网友留言:“传承文明,开拓创新,我为央视点赞。”
———— / END / ————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获取全文)
来源: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
编辑:谭伟 秦阿琪
意见?建议?评论区留言↓↓↓